![]() |
'房仲' 相關域名 有機會看俏
明年徵才上萬 房仲摩拳搶人
引用:
拓點將達4400家 創新高 引用:
|
房價會一直高上去,我覺的房仲真的要負一部份的責任,不負責任的接單,把價格越喊越高,明明沒那個價值,且騙人的傳單一堆,什摸低總價 11坪 780萬。@@ 真是裝笑為......
讓人實在是覺的很無力~sucks |
您簽名檔的廣告 法拍 不也是幫兇之一
多少法拍業者買到房子之後交給房仲去處理? |
引用:
台灣的 房地產/不動產業 , 以及清潔公司, 搬家服務等 有越來越多公司在用 泛中文.tw 域名, 而近兩年 時尚業(如 LV包 的經銷商等) 也有公司在運用 泛中文.tw 域名, 越來越多公司企業看到了 IDN 域名網站 在搜尋引擎(在地語言關鍵字)排序的優勢, 而開始運用 IDN 域名來架站了 ~ . |
引用:
在 房地產/不動產業/房仲 這塊領域; 林兄絕對是行家 ~yes 不過, 據我瞭解 近兩三年來; 由於 自用客早就紛紛到法院親自參加競標 [法拍(業者)買到房子之後交給房仲去處理] - 應該指的是 請 房仲去 處理 得標 之後 至 取得權狀, 交屋 (法院 '不點交' 的案子) 間的一些鎖事. (前幾年開始; 某幾個具有 惡勢力 背景的 企業組織 亦陸續涉足 法拍業 - 有時會為 得標者 帶來一些麻煩與壓力) 也由於 購入法拍屋的 '拍定價格' 越來越透明/公開; 越來越多的 '法拍業者' (非自用客) 也因為 獲利空間被擠壓 而慢慢退出 這個圈子... |
引用:
嚇阻黑衣人 30警護得標者 2009年11月13日蘋果日報 引用:
|
引用:
派警員保護得標人 畢竟是一件不錯的做法 但是 治標不治本 有心人士仍然可以輕易查得標者的資料... |
明年徵才?真的景氣好為什麼不是今年徵才?只公布招募了多少人,相對的裁了多少?收了多少?
房仲業發佈這則新聞的重點是想告訴我們景氣回溫,只是搭上失業潮,換上大家關心的字眼,吸引大家注意。 就像最近發佈一個請領失業補助的人減少了,為什麼不直接公佈失業率就好了,難道官員不知道失業補助只能領 6 個月嗎?一堆人從去年失業到現在的都沒工作。請領的人減少了,頂多代表失業人口【增加】的速度變慢而已。 |
引用:
我不知道 房仲業是否真是 需才孔急 (會不會是 前陣子確實裁減太多了, 現在才要趕緊收編...) 不過 房價真的是被喊得很高; 小弟自今年八月間至今 陸陸續續詢問幾個建案 (包括: 台北市, 內湖, 板橋, 桃園蘆竹...) 每個地區的房價真的比我想像中超出許多許多... :XD: |
以前看liao大寫道台灣應該仿照德國定個"兩屋法",
想想也是非常有道理... |
.tw 比.com貴2倍
是不是twnic防炒奏效:applaud |
【景氣好轉? 就博174職缺千人搶】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11/1uxzh.html 關於房地產的部分,說實在的,有良心的人真的會看不下去。 各位以為上次彭總裁找關心房貸只是因為房貸比例過高嗎?事實上距離30%的上限還早。 如果您可以冷靜的去看一些新聞事件,就會發現很多的不合理。 其中最讓人噴飯的就是有個五星級飯店,去年底標50億乏人問津,今年再次出售,就有買家出價120億,但是流標。同樣的這個五星級飯店的市價立刻由50億,飆升到120億都買不到。目的在哪?記者為什麼不去接露一下投標者的背景呢? 今天又有朋友跟我說,新聞報導,某建設公司今年的年終獎金預估會加碼。我就立刻反問他,建設公司的人事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有多少?建設公司一個建案,有多少是外包的?即使是內部員工,人力派遣的又有多少? 當下就告訴他,要當個稱職的記者,看到大老闆不要矮一節,該問的問題問清楚。不要又跟年初LCD大廠一樣,明明大量減少人力,卻對外宣稱沒有裁員,後來員工走上街頭,才改口說停止雇用的都是人力派遣和約聘的人員,正式員工並沒有裁。記者也跟著寫沒有裁員。 兩屋法或許衝擊太大,但是財產總歸戶,超過兩棟以上至少不要在再享受優惠房貸了吧。買不起房子的窮人乖乖的繳稅,再拿這些錢去補貼有錢人買房子的優惠利率! |
引用:
台灣媒體的記者,目前除了蘋果報之外,哪個有guts去質疑有錢有勢的人?還別說這是大財團老板,就算你是角頭出身的地方小霸,或者靠著幹色情出身的媽媽桑,只要你有錢有勢,記者們就都是畢恭畢敬地對你的發言照單全收。 反之,如果你是市井小民或者看起來社會地位差一點的,那記者們就立刻是無冕王了,對你毫不客氣。 記得以前有報導,同樣是三妻四妾或者老少配,你是什麼董什麼長的,記者就紛紛諂媚,說是英雄難過美人關或忘年之愛什麼的,但社會上同時有幹廟公的或者只是大樓警衛也做同樣事的,就先稱人為騙財騙色,老少配一律定位是色老頭染指年輕女孩,不相信人家也有忘年之愛?:NO! NO! NO! |
所得水平停留在十年前,房價卻一直往上喊,
都靠信用擴張來維持購買力,這樣的日子會過得很累啊... |
引用:
今天下午到 中和 看一個預售案 每坪的房價也喊到 五十多萬 真是 ~dead |
市場閒錢太多了。
彭老大應也擔心房市冒泡泡,銀行勢必會產生龐大的不良資產,這些最終還是得由政府出手買單。 政府買單;其實也就是全民買單。 全民背負的債務,好像已是亞洲之冠,再來的話,恐怕就是雪上加霜。 |
所有時間均為 +8。現在的時間是 09:50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8.4
版權所有 ©2000 - 2025,Jelsoft Enterprise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