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
||||
[私人問題]你們會接這個案子嗎
小弟最近接到一個自稱來自加拿大某藥廠的網頁設計(華人)
價格對學生來說,開的很漂亮 我將作品寄給他們參考後 他們回覆表示有興趣,想要進一步瞭解 但他們人在加拿大,不方便來台灣 合約只能經由fax 所有的設計校稿及聯絡,都只能經由網路(msn) 由於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樣的例子 加上網頁設計的東西有容易複製的特性 對這樣的合作模式總覺得怪怪的,遇到問題也容易吃虧 但又對他們的開價感到心動 因此有點猶豫,不知道各位前輩是否有類似的經驗 這樣的case該不該接? 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
|
#3
|
|||
|
|||
接!為何不呢?!
擔心的問題以擔保金解決,期前支付一定比例確保順利進行。(In order to ensure you do not suspend arbitrarily...)若金額大的話,開信用狀都行! 這樣對大家都好,citi兄也不用在認真作case時,還要擔心沒錢收! |
#5
|
|||
|
|||
citi:
可要求对方先付订金你的頭像是NANA吗? |
#6
|
|||
|
|||
可以接呢!
我在美國也曾請過在台灣的人幫小弟製作網頁~ 引用:
|
#7
|
||||
|
||||
小弟最後還是拒絕了,好心痛,學費飛了
主要的原因還是在距離及網路的溝通可能會不夠嚴謹 容易發生認知上的誤差 我覺得這似乎容易出問題 還有收款的方式對我目前而言也是個無解的難題 加上我習慣先當面談, 瞭解一下對方的需求及看看對方準備的情況 在依面談的結果去提案讓對方確認 確認後再簽約、收簽約金及後續的製作 但這樣的流程似乎會讓我只能侷限在北台灣 當距離太遠,雙方會面困難,且第一次合作互信基礎不夠時 很容易就無法執行 我想我需要將距離的因素,考量到我的製作流程中 否則以後只要距離太遠的case都可能會飛掉
__________________
|
#8
|
|||
|
|||
真的很可惜。
不過,citi 的決定可以理解。 互信基礎還是要有。先從身邊熟悉的領域開始,比較穩當。 我個人比較傾向穩扎穩打。 當然,如果不太計較損失的時間,當作一種學習的機會,也未嘗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