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域名稱俱樂部


返回   網域名稱俱樂部 > 其他 > 影音及閑聊測試區

回覆
 
主題工具
  #1  
舊 2006-04-11, 01:23 PM
ras0314 ras0314 目前離線
進階會員
 
註冊日期: 2005-08-22
文章: 2,327
預設 聯國廢繁體字? 烏龍啦

http://tw.news.yahoo.com//060411/15/30tcm.html

聯合新聞網 紐約特派員傅依傑/十日電】


Yahoo!奇摩民調中心



日前媒體轉述大陸學者的說法,指聯合國「決定」二○○八年以後只採用簡體中文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不再繁、簡體並用。此事廣受關注,並再次引發繁簡之爭,其實卻是不實的報導。

首先,早自一九七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聯合國席次後,聯合國基於尊重會員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語文習慣,當即將聯合國體系內流通的中文,由繁體改為簡體(同樣的,聯合國在一九七一年前基於尊重中華民國,流通的中文為繁體)。因此,一九七一年後,簡體中文即是聯合國內正式及唯一的中文版本,沒有所謂繁、簡並存。

其次,應注意的是,聯合國不會在中文繁、簡體議題上採取立場,外界不應泛政治化。如前所指,無論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七一年聯合國使用繁體,或一九七一年至今使用簡體,聯合國(準確地說是聯合國祕書處)都是根據及尊重當時會員國(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語文習慣。聯合國祕書處從未、也不應採取立場。據此,外傳聯合國「決定」於二○○八年統一使用簡體中文,並無此事。此說也顯示對聯合國官方語言運作並不了解。

聯合國祕書處所屬中文處現任資深官員劉達政與退休官員花俊雄,在中文處工作逾三十年,兩人都表示從未聽說聯合國當局「決定」於兩年後採用簡體中文一事,指這種傳聞「荒謬」。因為聯合國目前不存在這種決定,依據常識判斷聯合國也不會產生這種決定,更重要的是,聯合國三十五年來簡體是唯一「版本」,因此也「不需要」這種決定。

聯合國目前使用五種官方語言(英文、中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及六種工作語言(五官方語言外,另加阿拉伯語),雖然全球超過十三億人使用中文,但以國別數論,聯合國內使用中文的國家最少(中國為主),因此嚴格說,中文在聯合國內使用度及流通率不大,最常用的是英文。依規定,聯合國散發官方文件應五種官方語言並陳。

兩岸在紐約都派駐專責聯合國事務官員,對傳聞應知真偽,但始終不見澄清,徒令傳聞甚囂塵上,似有失職之嫌。
__________________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2  
舊 2006-04-11, 07:43 PM
heybye heybye 目前離線
進階會員
 
註冊日期: 2004-03-06
文章: 707
預設

Blank甲骨→篆→隸→楷 文化何曾動搖

中貞/中山大學助理教授(高雄市)


外傳聯合國自二○○八年以後只採用簡體字一事雖是烏龍事件,卻再一次引發了有關簡繁之爭。而見諸台灣報刊的文章則無一例外地顯現出對簡體字的鄙視,對繁體字揮之不去的戀情及對目前形勢的百般無奈。

文字主要功能之一是要準確表達所要表達的涵義。另一功能是要達到一定的美學標準。世人所書之遺墨,無論狂草、行草或行書,均以繁簡相雜為其中美學的結合手法之一。然而從未聽說有人對先賢們的這種做法提出過抗議的。

在現代社會中,文字還要擔負著真實地傳達與日俱增、不斷創新的技術資訊之功能。這些問題無論堅持繁體字或簡體字的人們都會持肯定的態度,但不會指望有太多台灣島上從未使用過簡體字的人們承認「繁體字所能達到的作用,簡體字一樣可以達到」的這一事實。

中國漢字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經過了四次重大的變革,大陸的文字改革不過是漢字在四次重大改革中的一次,也不過是自唐以降首次以官方的胸懷接納了原本已大量存在的簡體字而已。試問現代有幾人未經專門訓練僅憑繁體字而認識甲骨文、籀文或小篆體文字的?又有幾人未經訓練而達到運用隸書的?

有人感慨說「如此美麗的中國文化傳承,如今逐漸被簡體字取代,讓中國文字落入可能失傳甚或滅亡的危機」。在筆者看來,這不過是「天下本無事,杞人憂天傾」的感慨罷了。好像小篆俱有傳承甲骨文、籀文的作用;隸書俱有傳承小篆的作用;楷書俱有傳承隸書的作用,而獨簡體字不具備傳承繁體字的功能!多麼嚴重的偏見!

目前最富有學術性爭論的也許是簡體字造成了較繁體字更為嚴重的一字多義現象。然而漢字中的一字多義古已有之,就組合而言更是五花八門了。就「運」字而言,便有「運氣、運動、運籌、運轉」等不同的涵義;又如「風」字便有風氣、風評、風俗、風向等不同的意義。既然一字多義是漢字的本來特點,如果官方允許,又有誰在乎斗與鬥、云與雲、干、幹與乾、制與製、笵與範、發與髮、后與後、仇與讎之間的分別呢?如果大考承認這種併字現象,不把這種現象當成錯別字看待,又有誰不樂意將它們併為同一字使用呢?

而且漢字經過了幾次的文字改革到唐朝的楷書以降,又有幾人在書寫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小溪等字時還在思考它們的象形體是什麼?

筆者以為,簡體字是繁體字的直接傳承者。它摒棄了一些不必要的字,合併使用了相當數量的字,簡化了邊旁部首,但保留並發展了原本就存在的組合能力,是漢字使用上的一種合理的變革及發展,是漢字走向世界文字大家族的必要條件,是讓本民族以外的人們學習漢字的一條便捷途徑。

兩岸的文化工作者應該致力於對同一事物用同一字詞或語彙表示或描述的文字工作,避免出現目前文字使用上的某些亂象,如「轎車」成了「自小客車」,「導彈」成了「飛彈」,「航天飛機」成了「太空梭」。如果真誠地愛護我們的下一代,報刊、電視中的文字盡量少用諧音字,不要再出現「大開眼界」成了「大開眼戒」,「東山再起」成了「東山在此」等。目前許多本土派作家自創文字之風也不要給予太多的鼓勵,否則,將會對下一代有真正的傷害。

當然,如果有人堅持以不變應萬變,自身成了食古不化的文字奴,卻也是自由社會的一種特徵。

【2006/04/11 聯合報】



要捍衛「中華文化遺產繼承權」


魏林梅/中文數位化技術推廣基金會秘書長(台北市)


大陸教育部在「漢字簡化方案」發布五十周年答記者問中,周有光先生表示,規範漢字,包括簡化字和常用字在大陸已通行,小學教師認為簡化字好教,小學生易學易寫。不過從實際應用方面來看,中國文字很多,簡體字只有二千二百卅八個。專家統計過,一般人讀書寫字大約需認識六千七百多個,簡體字的使用每寫一百字,平均寫到的單獨簡化字僅七個,類推簡化字廿六個,其餘六十七個還是傳統的正體字。從這一統計來看,簡體字不夠多也不夠用。

簡體字的數量,紀錄日用彝倫的事物,或可無慮;然而面對老祖宗豐富的文化遺產,數量明顯不敷使用。二來紀錄它們的文字,並非全為簡化,率意簡化,必滋淆亂,如同對全球宣布放棄文化遺產繼承權。甚至跨越國界的網路電子書、網路資料庫,亦將面臨傳輸缺空字,而理想落空。

稍加觀察社會現象之一隅,國人為小孩選取名字,多從蒐錄豐富的康熙字典內搜尋,而全球資訊傳輸使用的字形研訂,也多半參考這本字典,它的數量可是高達四萬多字。裡頭許多文字並未簡化,甚至很難簡化;民眾也可能因此面臨無法轉成電腦字碼,導致出現無法在銀行開戶的窘境。

各界華社中,香港學者指出,簡體字方便快捷,但也會阻礙文化的推動,文字簡化不可「一刀切」,簡體字若成單一標準,將使中國文化研究出現斷層。菲律賓華文學校認為,只要熟悉正體字後,大部份的簡體字也能無師自通。新加坡尋求雙贏的方法,則是執行「識正用簡、正簡並行」的策略。美國AP(大學先修課程)項目既承認簡體字,也承認正體字,簡體與正體字自在交流。

由中華文化傳承及歷史銜接上來看,漢字是世界僅存的象形文字,秦始皇之後二千年漢字並沒有大變化,因而在閱讀古籍時,不需要翻譯就可以直接了解其意義,這不但是老祖先創造文明的智慧,更是全世界使用文字的奇蹟。

很多學古典英國文學的人都知道,四百年前用古英文所寫莎士比亞戲劇,是需要透過翻譯才可以了解。現今資訊發達,電腦已可在彈指之間,「化正為簡」或「化簡為正」,資料方面的流通實不構成問題。台灣二千三百萬人,要以捍衛整個中華民族的資產為目標,讓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寶藏能永續傳承。

文字的美都不見了

邱昇元/待役(北縣五股)

第一次感受到所謂的繁簡之別,是從使用電腦上網開始,當時收到一封亂碼的郵件,當下的反應是馬上殺掉,後來知道只要把編碼改成簡體中文,就可以看到這些跟所學的有點不太一樣的文字,不過我還是看懂了全部的內容。

看懂簡體字並不難,可我打從心裡覺得這個文字實在是太簡略了,很多字簡略到跟原本的字體差了十萬八千里,原本的美感都不見了。

上大學後,上了一堂中國大陸文教的通識課,又再次接觸到簡體字,也知道了原來繁體字的存廢在民國初期早已熱烈討論,雙方拔河多年後,國民政府定下繁體不可廢、可簡化的基本方針,還頒布了第一波簡體文字,只是隔年又收回成命,其後歷經抗日、內戰,最後國民政府退到了台灣。但共產黨卻繼續推動簡體字,建政後並改進增加更多的簡體文字。國民黨政府早就放棄了推行簡體文字的計畫,沒想到多年後,竟再度引發繁簡之爭的現象。

只要台灣保持經濟競爭力,不被邊緣化,繁體字自然會被繼續使用下去,至於台灣有沒有能力保存這項中華文化資產,還是只能交由歷史做最後的決定。

【2006/04/11 聯合報】
__________________
弗慮弗為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回覆

主題工具

發文規則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不可以發表回覆
不可以上傳附件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啟用 BB 代碼
論壇啟用 表情符號
論壇啟用 [IMG] 代碼
論壇禁用 HTML 代碼



所有時間均為 +8。現在的時間是 10:49 PM


本站主機由網易虛擬主機代管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8.4
版權所有 ©2000 - 2024,Jelsoft Enterprise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