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域名稱俱樂部


返回   網域名稱俱樂部 > 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 > 電子商務新聞與綜合討論
論壇幫助 社區 日曆事件 今日新文章 搜尋

回覆
 
主題工具
  #1  
舊 2003-10-20, 04:24 PM
cool 的頭像
cool cool 目前離線
進階會員
 
註冊日期: 2002-10-01
文章: 2,763
預設 Yahoo是造市者或終結者?

朋友轉寄來的一篇文章:
-----------------------------------------------------------------------------------
Yahoo是造市者或終結者?

Yahoo流量節節攀升,過去有所謂的五大入口,三大入口....現在似乎也不談三大了
到這個月網路統計業者的報表中,Yahoo的reach rate高居第一
五年前那個reach一度接近100%的蕃薯藤流量已經大不如前

Yahoo談判力日益增加,相信是所有從事行銷及媒體採買者感同身受的
大家發現,網站製作好了只是第一步,要導入流量就要花大錢向Yahoo買廣告
廣告預算燒完之前的確會賺到不少流量,但是賺到的錢與所花的廣告費通常不成正比
預算燒光以後,廣告馬上就下架,一切又打回原形...可是$$就像是掉進水裡一樣消失了!
或是發現養虎為患,花費大筆資金後原來只是為人作嫁...

這幾年下來,網站業者終於體認到原來入口網站絕不是只想當上網第一站
而且要當做最後一站,將會員以及流量緊密的拉攏在自己網站上
最好讓每個session , 每個pageview, 所有上網時間都留在入口.
所有EC以及Content網站將何去何從??


Yahoo獲利三部曲

1.提高廣告價格
廣告主仍沒離開的話代表該產業前景可期,廣告預算才源源不絕

2.積極勸誘廣告主的同業也要跟進採買廣告
同業在不能落後的競爭壓力下通常會跟進,對原廣告主來講,多家同業
同時刊登Yahoo,效果被稀釋,獲利性降低,如果這樣廣告主仍沒離開的話
代表這個產業的確有利可圖

3.取代廣告主直接進入市場
既然該產業有利可圖,可直接切入市場贏得最大利潤
網路技術門檻並不高,最難的是如何吸引人潮,掌握了流量就掌握很大的談判力量
所有業者只能任由廣告費攀升,不然就得擔心Yahoo直接切入市場

這幾年下來,從Yahoo的廣告收入來看就知道有多少業者投注多少寶貴資金
除了像SKII,Toyota等大廣告主目的在於增加曝光不計較直接增加收入外
希望從刊登Yahoo廣告賺到錢的業者大多失望了
或是發現當初自己所付的廣告費原來是幫他們打造競爭力來威脅自己

原來所有網站業者最大的潛在競爭者都是Yahoo
----------------------------------------------------------------------------------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2  
舊 2003-10-20, 09:28 PM
cool 的頭像
cool cool 目前離線
進階會員
 
註冊日期: 2002-10-01
文章: 2,763
預設

yahoo成為最後一站,各位覺得有可能嗎?
(在此指掌握大部分需在網路上行銷主要動脈)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3  
舊 2003-10-20, 09:29 PM
gump 的頭像
gump gump 目前離線
進階會員
 
註冊日期: 2002-12-12
住址: 陶瓷鎮
文章: 1,893
發送 MSN 消息給 gump
預設

YAHOO! 有質,有量,有多聞~
觸角四處延伸,新一代的媒體巨人~

有直覺性網名就不必買廣告了~
__________________
按我看板規
| 台北部落 |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4  
舊 2003-10-20, 09:47 PM
Taipei101 Taipei101 目前離線
進階會員
 
註冊日期: 2003-06-17
文章: 715
預設

我認識的人當中, 幾乎首頁都是設yahoo, 並使用yahoo信箱
連國外友人也不例外
其次大概就是msn了..

其他像pchome, sina, yam反而很少在我生活中出現
連網咖首頁都是yahoo
yahoo已經是網路的代名詞了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5  
舊 2003-10-20, 09:47 PM
cool 的頭像
cool cool 目前離線
進階會員
 
註冊日期: 2002-10-01
文章: 2,763
預設

引用:
作者: gump";p=&quot 查看文章
有直覺性網名就不必買廣告了~
說到我痛處了....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6  
舊 2003-10-20, 10:15 PM
gump 的頭像
gump gump 目前離線
進階會員
 
註冊日期: 2002-12-12
住址: 陶瓷鎮
文章: 1,893
發送 MSN 消息給 gump
預設

引用:
作者: cool";p=&quot 查看文章
引用:
作者: gump";p=&quot 查看文章
有直覺性網名就不必買廣告了~
說到我痛處了....
這是絕大部分人的痛處 ?
__________________
按我看板規
| 台北部落 |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7  
舊 2003-10-21, 12:38 AM
cool 的頭像
cool cool 目前離線
進階會員
 
註冊日期: 2002-10-01
文章: 2,763
預設

坦白說~還真怕yahoo獨大.沒有其他入口抗衡.競爭!(或是相同服務的競爭性)

以長遠角度來說,對網路業者或使用者都會影響甚大!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8  
舊 2003-10-21, 07:55 AM
best-url 的頭像
best-url best-url 目前離線
站務管理
 
註冊日期: 2003-08-11
住址: IDN Club
文章: 9,925
發送 MSN 消息給 best-url
預設

引用:
作者: cool";p=&quot 查看文章
還真怕yahoo獨大.沒有其他入口抗衡.競爭!(或是相同服務的競爭性) 以長遠角度來說,對網路業者或使用者都會影響甚大!
在各行各業中總有其表現傑出者, YAHOO 就是咱們台灣 入口網站的佼佼者, 因為她提供給網友們免費的信箱, 搜尋功能, 網路商店, 拍賣以及許多豐富的資訊. 在浩瀚的網際網路裡, 我們都屬於使用者, 差別在於使用程度的大小. 其實, 每個使用者只要能充分去利用網路的便捷性, 每個人個取所需. 這也就夠了!
反正, 我們也沒有野心要做入口網站; YAHOO 在台灣當龍頭老大, fine, 相信 YAHOO 一定會付出更多以維護她當老大的地位的.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9  
舊 2003-10-21, 11:28 AM
wwwipto wwwipto 目前離線
進階會員
 
註冊日期: 2002-08-17
文章: 492
預設 相信市場

Yahoo是造市者或終結者?

它可能是終結者嗎?其實在資本主義社會裡,我比較相信市場機制,除非是國家
權力的介入.所以,我在看這個問題時,我是相信使用者的選擇能力的.

如果Yahoo它們能繼續提供使用者所需要的一切功能,那麼,它當然能夠繼續受
到網路使用者的青睞,如果它們不斷的反其道而行,例如,縮小會員的電子信
箱,不斷的在瀏覽網頁的過程中,以廣告進行干擾,那麼,有後起之秀來終結
Yahoo,這是可能的.

當然,要撼動市場第一名的地位,是很困難的,但,歷史不斷的告訴我們,對第
一名無情,是偉大資本主義社會的象徵.市場上有多少第一名被取而代之,端看
有沒有這個企圖心與能力罷了.

試想,當年Yahoo花了多少錢併購kimo,如果今天能撥出這麼大筆錢,再結合有
識之士(諸如本版上的各位大大)的創意與力量,誰說終結Yahoo是不可能的.

當然,今天Yahoo維持領先的現象,仍不斷的在擴增中,遠遠拉開與第二三名的
距離,就如同便利商店業的7-11,yam sina pchome是越來越離與之匹敵
了,其實,就一個網路使用者的立場而言,是不樂意看到這個趨勢的發展.現階
段,也許我們還不能做些什麼來改變現況,只能鼓勵yam sina pchome加油
了,夢想有朝一日,募到數十億資金,再來跟Yahoo奇摩逐鹿中原,屆時,還請
各位大大助一臂之力. ?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10  
舊 2003-10-21, 03:36 PM
best-url 的頭像
best-url best-url 目前離線
站務管理
 
註冊日期: 2003-08-11
住址: IDN Club
文章: 9,925
發送 MSN 消息給 best-url
預設 Re: 相信市場

引用:
作者: wwwipto";p=&quot 查看文章
夢想有朝一日,募到數十億資金,再來跟Yahoo奇摩逐鹿中原,屆時,還請各位大大助一臂之力. ?
您這個夢想還真是蠻偉大的 - 我由衷佩服; 畢竟, 有夢想, 人類才能不斷的前進, 有夢想, 咱們的子子孫孫也才有 更好的未來!
不過, 當有朝一日,募到數十億資金之時,咱們找個時間和 YAHOO 一起玩玩 騎馬打仗 就好了, 最好別跟他們 逐鹿中原, 萬一中箭落馬 恐就很難再起囉!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回覆


發文規則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不可以發表回覆
不可以上傳附件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啟用 BB 代碼
論壇啟用 表情符號
論壇啟用 [IMG] 代碼
論壇禁用 HTML 代碼



所有時間均為 +8。現在的時間是 08:08 AM


本站主機由網易虛擬主機代管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8.4
版權所有 ©2000 - 2024,Jelsoft Enterprise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