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
||||
![]()
看現場...
中國收購日本企業近來在日本掀起的「中國威脅論」,對照日本在1980年代泡沫經濟全盛時期捧著升值日圓收購美國物業,在美掀起的「日本威脅論」可說是風水輪流轉。 風光不再 1970年代日本經濟蓬勃發展,1985年在紐約跟美英德法簽訂《廣場協議》(Plaza Accord)後,日圓兌美元匯率狂漲,原本日本人覺得高不可攀的美國資產,變得相對便宜,紛紛捧鈔票收購美國企業。甚至曾發生一棟美國大樓開價4億多美元(約128億元台幣),日本人卻願出6.1億美元(約195億元台幣),只因想打破金氏紀錄。 擁洛杉磯市逾半房產 日本企業在美國的收購行動1989年達到顛峰,這一年SONY以34億美元(約1089億元台幣)買下美國文化產業代表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三菱集團以14億美元(約448億元台幣)買下美國知名地標紐約洛克斐勒中心,洛杉磯市區半數房地產都是日本人持有。美國輿論批評,簡直是日本繼珍珠港後二度入侵美國。 不過,1990年代日本經濟開始泡沫化,不動產價值大跌,只好拋售收購的洛克斐勒中心等美國物業籌錢。 編譯陳怡妏 |
#2
|
|||
|
|||
![]()
中国(ROC和PRC)最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确实不错。
可以超过民国初期的黄金十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