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
||||
為什麼台灣永遠出不了能寫出哈利波特的人?
因為她去唸了台大醫科,使得台灣多了一個忙於賺錢的醫生,而少了一個可能創造無限文化資產的文化人。
同理可推,為什麼出不了數學大師、物理大師、經濟大師?因為他們全去唸了台大醫科。看看那些奧林匹克競賽獲獎的學生,無論是數學還物理天才,全都以當醫生賺錢為事業。一個有如此眼光短淺的價值觀的社會,想進步到發達國家社會的行列,還早得很。 引用:
|
#2
|
|||
|
|||
這一點小弟比較樂觀。
舊社會的價值觀很難一下子改變。不過,十幾年前,就有數不清的醫學院學生,看清了醫學不過是醫學,還沒畢業,就準備轉行。 當初就讀醫學院,或許是父母、老師的影響。可是,那些父母、老師,都唸過醫學院? 隔行如隔山。 過去的人,可能無論好壞,還是從事醫學行業。現在的人已經不是如此了。 而這批人,要開花結果,可能還得等他們的下一代,才有機會。 |
#3
|
||||
|
||||
有時候生活、環境因素,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不過也不一定就此結束,或許他可以些出一本台灣的急診室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
:: VNICSTUDIO 電子商務教學系統 :: 24h.Name 免費 DDNS 服務 :: SSL 數位憑證服務中心 :: 進銷存 | 會計軟體 | 電子商務 |
#5
|
||||
|
||||
引用:
這其實只是反映台灣傳統文化急功近利的一個面向而已。其它面向包括了我們只重視硬體,因為那是看得見摸得著可以量化的business,而不重視看不見摸不著的軟體以及智慧財產。 所以演變至今就是幾年前才破產的韓國如今國民所得已超越台灣,台灣成了四小龍中國民平均所得最低的一國,而更別說韓國文化的大舉入侵,從演藝界到網路遊戲,全都在吃韓國烤肉,學韓文成了顯學之一。 當韓國人正在全力推銷他們的品牌而將韓國文化推到全世界時,台灣還在斤斤計較於我們的「代工」又有多少量,我們的硬體工業又占全世界第幾,全都是在賺蠅頭小利,而且還得不斷殺價以保持生產線。 nike本身沒有工廠,他賣的全是台灣人在大陸開的工廠生產的鞋子,他一雙鞋賺十塊美金,我們大概只能拿到一塊多。只因為他們有品牌。宏碁施振榮到最近幾年才體悟到看不見的品牌其實才是企業發展的最大命脈,現在才急起直追。可是整個台灣還是一樣的社會文化,短視近利,只有硬體沒有軟體。遲早要玩完。 一點個人的感想啦 |
#6
|
|||
|
|||
對於作文方面的評分,閱卷老師的主觀佔了給分的蠻大因素.
我相信學生當中有更多人寫的比那位拿滿分的同學寫的更好,更出色. 只是老師所受的教育不夠只是前衛,或觸覺稍嫌不足. 就像有的人會覺得哈利波特好看,但有些人會覺得金傭的小說更好看. 只是寫出來的東西有沒有符合大眾口味. 就以文化來講,東方人對閱讀西方書籍電影. 是很平常的事. 但西方人閱讀東方人書籍電影卻是少之又少. 東方人瞭解西方文化,是很容易的事. 但西方人瞭解東方文化看卻是有點艱澀. 東方人有崇洋的心態,西方人卻有鄙視東方人的心態. 就像台灣很多人都會講我沒有種族歧視,但當他們看到泰勞,外籍新娘的時候,大陸人時. 卻又用一種看不起他們的態度面對他們. 對不起,講遠了. |
#8
|
|||
|
|||
台灣教育的怪現象
文組資優生---台大法律 理組資優生---台大醫學 考不上大學---重考再重考 好像除了"法律"和"醫學", 其他都不是東西了 難怪dtc大大在美國可以一展所長 如果當初繼續留在台灣, 現在不知道會是另一番下場 |
#9
|
|||
|
|||
哈啦站長說的都是現狀,也是重點。
小弟大概常常逛一些藝文活動,發覺臺灣不怕餓死的瘋子,不比往年少。 像華山藝文特區,誠品書店敦南店,像臺北市立美術館,就有一堆這一類的活動訊息。 隨手拿一個從美術館帶回來的免費刊物「破報」(enposts),裡面活動多,創意多。小弟手邊還有自己創作的歌手所發行的限量CD。這些都是臺灣文化產業未來的希望。 而且他們活力十足。 有時候,嘗想,他們到底是餓不死,還是太有錢? |
#10
|
|||
|
|||
我一個高中同學, 三年當中成績很少落於兩名外
很自然地進台大法律 結果畢業後律師沒考上, 第二次、第三次去考 為了躲兵役在台大國發所混了三年多 請教他一些法律觀念, 感覺似懂非懂的 然後又感嘆一無所成 所以有句話說: 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 應該就是這種境界了吧 |